Quantcast
Channel: 在剑尖上舞蹈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

寺居笔记——白人岩寺短居漫记(二)

$
0
0

    午饭后孟老师提前下山,并说5号会来接我,因为我已经预订了6号太原到桂林的机票。他走后我回客堂休息,一觉醒来,已经是下午四时,走出客堂来,看到外面微雨飘飞,大雾游走,真的以为来到了仙界一般。急回房取出相机,又拍了几张雾锁峰岩的照片。

    晚饭和中午的差不多少,只是小米粥里加了面条一起煮出来,吃着有些怪怪的。不过桌子上有一种咸菜很好吃,腌制的,着色有些黑,吃着脆脆的,有些像小时候妈妈做的那种咸菜。

    晚上有些冷,把带来的所有衣服都套在了身上。就守在碳火边看《金刚经》。这本书已经读了半个月了,断断续续的,似懂非懂的,今天在山寺中的梵呗伴唱中读,味道有些不一样。恍然而悟,读经是要心静的,杂念多了,是读不进去的。

    "须菩提,于意如何,如来有肉眼不?”“如是,世尊,如来有肉眼。”“须菩提,于意如何,如来有天眼不?”“世尊,如来有天眼。”……

    经读在忘我处,门外一声阿弥陀佛,推门进来一位僧人。僧人五十岁上下的样子,面善得很。交谈中他自己介绍说,他叫永释,出家已经几十年了。我们的谈话从远公谈到净土信仰,拉拉杂杂的,没有个体系。僧人倒是很健谈,只是有些吞吞吐吐,一副欲言欲止的样子。

    廓妙法师晚上还要带着众僧人做法会,要唱一夜的经。晚上躺在床上,隐隐地听着殿里的梵唱声,出家人清苦中的生活,也有着无人知晓的愉悦。不由得思考起信仰的问题来。我们这一代人,从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开始,就成了信仰的弃儿。没有信信仰的人,生活在高位上也嫌低;拥有信仰的人,却甘愿坚持在清苦的生活里。为什么?

2011年9月3日23时

    今早6时许寺内钟声齐鸣。 这是早晨起床的声音吧?起床后出得门来,到天王殿前去看晨景,就见云雾奔涌,如水泻一般。急忙回去取相机来去拍,只是云雾走得太快,在山上聚集了一会,就散成网状,那急切奔赴的样子只被拍下了一个尾声。

    早饭前碰到廓妙法师,他说你去东边的山转转吧,那边的风景很不错的。早饭前就带着相机前行,只是绕来绕去,没有找到去对面山上的路。可是对面山上的路就在前面,却无论如何也过不去,无法到达。看看时间,只得踅回待吃完早餐再去。

    吃完早餐,再次前去,不经意地走去,却是曲直的一条山路通到对面山上。心中想,怪哉,路也会和人藏猫猫。忽地想这世间万事,也常常是求之不得,遇之很易。难怪佛家人强调一个缘字呢。

    到了东面山上的六角亭,向下一望,云雾堆叠,峰如刀削,我有恐高症,不敢走到最旁边的岩石上去看山涧中的风景,可惜得很。旁有一条侧路,忽肥忽瘦地往山上去,只是右侧没有扶栏,稍有不慎,就会失足,想了想没有勇气上去,走了一半路就又往回来。

   猛一抬头,看到山壁上正在施工,一打听,知道是尚书洞。这尚书尚可是大有来头。据说是明代兵部尚书孙传庭曾经在此读过书的地方。沿着陡峭的石阶走上去,看到脚手架后面是两间石室,里面有一尊坐像。看他的样子,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孙传庭吧。站在楼上俯瞰山岩兀壁,真有超然世外的感觉。心中竟然冒出一个怪念头:在这里读经还可以,为了当官去读圣贤书,读得进去吗?

    从尚书洞下来,看看时间还早,就想把上来时的山路再走一回。昨天和孟老师一起上来,时间匆忙,只顾往上走,两侧的风景没有看得细致。加之今天云雾来访,必有不一样的景致。于是就独自往山上去。

   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,其实还是下山省力些,左绕右拐地下来,就看到云雾封锁了山口,几米外已经看不到山体和行人。正在修建岩寺的几个工人对我说,这样的雾也是不多见的,赶紧去看看吧。

    山口犹如刀削出来的一条通道,两侧暗黄的岩壁荆棘丛生,头上乱云翻滚,一会聚在一处厚得刀剑无法洞穿,悠然间又豁然洞开,现出一片阳光的斑点来。我手拿相机,乱拍一气,只感觉被云雾为所拥,有一种站不住脚,要被裹胁而走的感觉。

    正为云雾着迷。忽听一片二胡之声,演奏的不是寻常的曲目,听不出个名目来。山寺之中,常听到的是佛乐唱颂,这二胡之声来得奇怪。寻声而去,在山脚下,竟有一位黑衣老人,坐在石阶上自弹自乐。看其样子,即不是寺中僧人,又不是寻常游客,这偏远之处更不会有讨钱的艺人,那何种人物来这等隐居者的山中,有如此雅兴自娱?难道是天人不成?实在怪哉。为寺院做工的人也说,这等人物实在少见得很呢。以前他们也没有看到过。

    不管是与天人偶遇还是和俗人相逢,都不必留连。山口左侧,还有一条窄窄的山路,两侧也是石壁森然。我弃了二胡之声,踏着碎石而去。这是一种没有开发的野谷,但肯定有不少野趣让人寻找,所以才有这条山路。我走了好长一段,峰回路转,松暗草深,早已经听不到了二胡之声,感觉有些怕怕的,只得往回返。到得山口,二胡老人已不知去向。

    一路往山上回走,看了试心石、许愿台和观音阁,各有各的景致,各有各的妙处。只是复建过程中,水泥和沙石的组合不够和谐,掺杂了过多的现代元素,令人感觉很多建筑多了一些华美与雕琢,少了一种古朴和真实之感。

2011年9月4日12时

    下午1时,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妙真法师来寺中礼祖,就和廓妙法师陪他走了净宗祖庭等几个地方,然后在方丈的二楼谈话。廓妙法师介绍了寺院的情况和慧远法师在这里弘法的情况,妙真法师听得极认真。我给他们拍了几张照片,留做纪念。

    方丈室旁边就是正在修建的慧远洞。一千六百多年前慧远参禅的洞穿穴,现在被复建成了飞檐青瓦的仿古建筑,让人看了情绪复杂得很。

    忽地想堤岸今年春天去无锡灵山梵宫参观,我被那富丽堂皇的建筑惊呆了,其规模与华美真的让人想起阿弥陀经中的西方极乐世界。那时我在想,佛祖喜欢我们这样为他大兴土木吗?

    慧远泂绝没有那种规模,也不可能有。但我仍然觉得古朴简单的洞穴才是慧远参禅的地方。

    妙真法师走后,我回客堂小憩了一会。因时间紧迫,就开始下一步的行程。

2011年9月4日14时

(待续)


 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

Trending Articles